怎么办?要找到方法,找对方法,这样才能轻轻松松的。
考出好成绩来。
快点过来,要不然我就生气了,不管你们了。
金立仁和金立义走到李奋跟前,一脸不可置信地看着他。
金立义开口说:李大哥,我虽然很佩服你的人品和学问。
可是夫子和父亲一直告诫我,
做学问没有捷径,要脚踏实地死记硬背。
我一直以来都是这么做的。
你说你有好的方法,那是什么呀?我是真的不敢相信呀。
我一直觉得学问就是要一步一步来,不能投机取巧。
金立仁也说:是啊,李大哥。
乡试快到了。
时间越来越紧张了。
你在我心里早已经是像神一样的人。
你可不敢把我吓到了。
真的有什么好的方法吗?你赶紧告诉弟弟吧。
我大哥就是有些古板,
认死理。
你也不用在意的。
李奋说:按说你们的基本功也不错。
策论文笔都可以。
只是你们没有掌握方法。
试卷也是由人来阅的。
录不录取也是由主考官定的。
当然了,前提是我们文章做的不错。
可是主考官也是人呀。
你们说对不对?那既然是人,就有优点和缺点,
也有喜好。
还有文章的风格,人品。
我把历年来各州县的录取的试卷都买了。
从中可以了解到每年的主考官他的喜好。
和文章风格。
这样我们投其所好。
考试就简单了许多。
虽然无法保证进入前三名,但至少录取应该是没有什么困难的。
你们好好想想看我说的对不对,
是不是这么个道理?你们这样就是典型的读死书死读书,不动脑子。
而且会很辛苦,
需要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做这些无用功。
越往后的考试越难,
对基本知识的掌握要求会越来越低,更高层次的是需要自己理解和观点。
你们两个好好想一想,看我说的对不对?是不是这么回事?不用感觉到奇怪。
很多事情你们不知道。
从来没有这种想法,那我现在告诉你们了,你们就应该认真思考一下。
每年的乡试他考的。
东西都差不多,包括策论的内容其实也差不多,答题方法都是一致的。
只要我们掌握了主考官的喜好,那这样做文章是不是就心里有底了?你要记住,
文章是人做的,阅卷的主考官他也是人,他有自己的品性和喜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