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腐书网>诸朝看我直播乡村生活日常作者南风不尽 > 第55章 辣椒和龙舟(第2页)

第55章 辣椒和龙舟(第2页)

现在杀了他,太便宜他了。

赵匡胤微微冷静了下来,虽头疼欲裂,眼底却也越发冰冷。他甚至想起仙迹最早出现的时候,他还为赵光义能够单独观看仙迹,得到如此殊荣而感到诧异,心想他这个弟弟怕不是做出了什么大功业来,谁知这功业竟然是从他身上得到的!

他是日后的宋太宗,怨不得有如此待遇。

他对臣子素来宽容、广开言路,却并不代表他是心慈手软之人,否则也不会有陈桥兵变了。

“将其带走!命禁军严加把守,谁也不许探视!”

#

这一头,林菱已经和两个爷爷吃饱喝足,坐在空调足足的饭店里刷刷手机、做做攻略,消化消化,因此还不想开播,只想偷懒,等到了岳麓书院再开播。

林菱悠哉悠哉刷着刷着手机,正好收到律师朋友的微信,说是阿程留下的那些财产,第一期已经转到了贫困山区的女子学校里,专门用来扶助女学生。

因为是直接和学校方面联系的,没有经过这个基金那个基金,所以会靠谱一点,而且学校也是筛选过资质、考察过实地情况的,连那个学校的校长都托人去查过底细,又问过师生,确定是个好人,这才签了合同,将一笔扶助金转了过去。

“辛苦辛苦!”林菱发了好几个捏肩膀捶背的表情包给朋友,毕竟这事情她负责盯着,花费了不少心思在上面,而且还特意跑了两三次贵州实地考察,确实不容易的。

收到这个好消息,她也备受鼓舞。

总算没有辜负阿程生前的愿望,还是帮她实现了!

真好!

于是稍微休息了会儿,林菱便重整旗鼓,坐上地铁往岳麓书院而去,到了岳麓书院的门口,便又打开了直播。

【朋友们好,大家吃饭了吗?我今天吃得真的好撑,长沙真的太好吃了,非常推荐各地的朋友都过来玩,就是有点辣,我们这种平日不怎么吃辣的人,都不能说微辣,得说不加辣。

长沙的微辣对比闽地,那就是重辣。长沙的不辣对比闽地,就是中辣或者微辣,真的,我怀疑长沙的锅铲和锅都是辣的,跟江西那边一样,没有辣椒很多次后厨的师傅都不会做了哈哈。】

三国,已经送自家相父出征的刘禅本来百无聊赖在宫中看仙迹,顺带在相父已经整理好、批复过的奏疏端正地盖上玉玺。

如今的蜀汉,军国大事都托于相父,相父即便不在成都,也会将事事都安顿好,刘禅用后世的话来说,倒是挺像后世的自动化办公的企业领导,只要过OA审批就可以了。

他一边啪啪盖章,一边在听到“辣椒”二字后,耳朵微微一动:辣椒?何为辣椒?他先前可是听到仙迹说过,相父的病应当用辣椒来治,但是派人寻遍了蜀汉的山间也没有见过林娘子放在豆花泡馍上头那种通红的佐料。

于是他放下了玉玺,再次鼓起勇气一问:

【拆塔小王子:那个……主播,我有个好奇的小问题,那个……我怎么感觉历史上好像很少提到辣椒,辣椒也不是本土的嘛?】

刘禅再次提问的时候,林菱正把手机塞给爷爷往厕所里跑,好家伙,前两天还嘲笑人家五叔爷爷不会吃辣,今天林菱贪嘴吃了好多,把自己也辣进厕所了,反而五叔爷爷谨慎小心,只吃了清淡的那些菜,如今是生龙活虎啊。

林爷爷只好又替林菱看包看直播手机,看到网友问出很浅显的问题,也不会有所不耐烦,反倒像以前上课一样仔细地回答:

【是这样的,你说的没错,我们种花家虽然可以说是世界上最会吃辣的国家,也是全世界吃辣人数最多的国家,但是我们往前数四百年,种花家的古人们都从没有见过辣椒。

辣椒的确是外来之物,和玉米啊、马铃薯啊还有番薯啊一样,它们都来自那个神奇的土地:美洲!而且也和这三个农作物一样,都是差不多明万历年间才传入中国的。

这么想想,明朝万历年间真的传入了很多好东西,只不过当时的人都没有去食用,辣椒也是这样的。它刚刚传入中国的时候,可没有人拿来吃,而是拿来当观赏盆景,甚至还有女子用辣椒簪花,佩戴在头上当装饰品,也有把辣椒插瓶放在家里欣赏的。

总之,辣椒红通通的样子非常符合我们的审美,于是辣椒配美人,反而让人忽略了它其实可以食用。后来又被古人发现它可以祛湿,于是被当成祛湿的药材,常年都在各大药铺里出售。

比如《本草纲目》里就记载过,以前有个孩子长期在阴暗潮湿不干净的环境里生活,后来他的父母带他去看大夫,大夫就给开了辣椒,让他每天都嚼一点辣椒来吃,虽然把孩子辣得哇哇哭,但是这病很快就好了。

后来一直到百年之后的康熙年间,因为盐价疯涨,当时清朝的贵州又没办法产盐,当地的居民长期缺盐,粗茶淡饭过得日子非常的苦,于是第一个尝试将辣椒用来食用。

而且贵州也是气候潮湿多雨,肉类蔬菜都容易变质,而当地的穷人就别提肉了,根本吃不起,于是都是吃“下水”,也就是各种动物的内脏,那些东西腥膻,而辣椒味道刺鼻可以很好掩盖,不仅可以掩盖,还独具风味,让食物变得很好吃,于是辣椒很快就在贵州等地普及开了。

这时候的辣椒才出现在餐桌上,但却被看做一种低贱的食物,在清朝,当时的富人阶层做菜繁琐,就是吃个豆腐白菜,都要用火腿包起来,大家应该还记得《红楼梦》里刘姥姥进大观园吃的那个茄子吧?大概就是这样的,所以当时的地主贵族都看不起吃辣椒的,有时候忍不住偷偷吃点,也绝不敢承认,辣椒又怎会被文人士大夫记载在诗文著作之中呢?连距离我们如此接近的清朝都如此,所以再往前数的各大朝代,唐诗宋词里都不会有辣椒的身影的。】

刘禅听完了,也听懂了,只能沮丧地发言道了谢。

美洲……那样的地方,他们蜀汉根本没办法前往,他们甚至连北上长安都失败了啊!刘禅闷闷不乐地继续低头盖玉玺。

宫人们将纸简铺开,他便举起玉玺熟练地“啪叽”一盖,两人如同后世流水线宫人,配合极为默契,不到一会儿便完成了大半。

林爷爷讲完了辣椒,林菱还没回来,于是他又自我发散讲道:

【说起来,我们虽然没有辣椒,但是几千年来并没有停止过吃辣,比如被认为是小日子发明的芥末,其实早在我们周朝就开始食用了,而且周朝的时候就把芥末酱用来搭配生鱼片了,所以咱们现在看那些日料店,做什么刺身,说人家做得格外好吃,哎呦,其实啊,那都是咱们四千年前的老祖宗吃剩下的。

春秋先秦时期的古人们就将“辛”指代“辣”,食物中加入生姜来提升风味,比如我们都熟悉的孔子先生,他就在《论语》中被记载非常喜欢吃姜。是不是没想到,咱们日常学习的《论语》里居然还有这种记载。

这也是后来的“辣”字为什么是辛字旁的原因。

除了生姜,古人们还用“茱萸”来制作辣酱,没错,就是王维的诗中那个遍插茱萸少一人的“茱萸”,当时的人们将茱萸捣碎以后混合石灰,没错,听起来有点不可思议,但确实是用茱萸和石灰混合做出了一种“艾油”,听说吃起来和咱们的辣椒油差不多,也不知道是真是假。】

三国,刘禅听到后立刻将头摇成拨浪鼓。

不,绝对不是一个味儿!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