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高廉带队前往迎宾馆。
抵达时,就见石川信,以及安倍弥生等黄泉文化基金会团队已经用过早饭。
且在门口等候。
“石川会长,安倍会长,两位早上好。”
高廉微笑道:“不知道有休息好吗?”
“迎宾馆的床很舒服,我睡得很香。”石川信笑着道。
“我倒是被一些小虫子闹得有点没睡好呢。”
安倍弥生今天换了套旗袍,依旧人妻味十足,散着魅力。
高廉神色不变:“原来如此,请安倍会长放心,我们会让人再次打扫一遍的。”
“那就谢谢高先生了,今天我们的行程,是去前往珲春要塞群吧。”
安倍弥生神态柔弱:“那里,据说有着那段历史的证明,正好妾身也想看看。”
“自然。”
“几位请上车。”
高廉轻声道。
石川信和安倍弥生以及他们的团队坐上了车子。
而文旅局,中日友好交流协会代表,以及几个地方电视台记者,日媒记者,也随同出。
前往了珲春要塞群。
珲春要塞群。
位于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珲春市。
是日军-年在中朝边境修建的庞大防御工事体系,目的是封锁苏熊与朝鲜的潜在签核进攻路线。
至于现在,则只剩下一部分遗址,而且有很多地方塌陷。
路上。
作为中日友好交流目的而来的石川信和安倍弥生,于车上也被随行记者拍摄记录,并且问出了几个问题。
“安倍女士,作为中日友好交流项目的日方代表,您站选择参观珲春要塞群,这座记录着战争历史的遗址,请问这样的安排,对促进两国当代民间交流有何特殊意义?”
女记者问道。
安倍弥生双手交叠于膝前,温婉而沉静,看着镜头缓缓道:“正视历史是构建信任的基石,珲春要塞群不仅是战争伤痛的见证,更是和平的警示碑,我们希望通过这样的参访,让两国人民在共同的历史反思中,深化对和平价值的理解。”
她微微一笑,手指挽了下鬓角的丝,“我们黄泉文化基金会始终相信,只有直面过去,才能携手开创未来。”
听到这个回答。
女记者微微有些惊讶,现在的霓虹官方,根本不承认当年对龙国造成的伤害和历史。
像安倍弥生这样大方承认,并且表示愿意传播正确历史和反思的人。
着实是少之又少。
她不着痕迹的看向副驾驶的高廉。
高廉使了个眼色,女记者便把话筒对准石川信,轻声道:“石川先生,本次中日交流站选择珲春要塞群遗址,作为霓虹民间文化组织代表,您认为这类战争遗址对当代青年传递的核心价值是什么?”
被提问的石川信没有慌张,而是早有准备似的,说出了想法。
“这些遗址是无声的历史教师,我们基金会一直倡导‘以史为镜,以和为桥’的理念。”
他正色道:“青年应当在此理解战争的残酷性,从而更珍视和平的来之不易。”
“比如我们正在推进的‘中日青年和平使者计划’,就包含遗址保护志愿者活动,通过亲手清理战争遗留的碎石,年轻一代能切身感受历史的重量。”
“谢谢安倍女士,石川先生的回答。”
女记者礼貌的微笑道。
副驾驶的高廉,听到两人回答后心中的疑惑反而更大,但表面上也是露出了笑容。
好像为石川信和安倍弥生回答而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