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腐书网>二年级女生平均身高 > 第4章(第1页)

第4章(第1页)

大青石村位于南直隶,气候湿热,冬种小麦夏种稻,一年能收两波粮食。

这里的山属于丘陵地形,没有那么险峻,但一片连着一片绵延不绝,山上布满各种植被,如果进了后山一直往深处走,几天都不一定能走出去。

云歌带着妙儿往里走,一路上看到了不少药材,常见的艾草、金银花、马齿苋都是成片成片地长着,古代污染少,野生药材的品质比现代人工培育的好不少。

村里有经验的老人会采摘这些草药煮水给生病的人喝,但因为不会炮制药材,不会辨症开药方,所以效果有限,真要看病,还得去镇上的医馆。

天黑了山里就不安全了,云歌没有走太深,和妙儿一起采了一满筐艾草与金银花回去。

妙儿不明白云歌在做什么,乖乖跟着干活,云歌怎么说她就怎么做,把草药割下来后捋顺了,在山间小溪里冲掉泥土,整整齐齐装进筐里。

云歌看着忙活的妙儿,心里终于有些满意。妙儿虽然心眼实,有点傻,但眼里有活做事认真,只要让她看清白锦思的真面目,云歌相信一切都可以改变。

两人忙活了半个多时辰,挑品相最好的草药装了一满筐,眼看天要黑了,往山下走。

实地考察后,云歌发现大青石村后山的环境十分适合药材生长,如果往更深处走,肯定能发现不少名贵的药材。

古代知识、技艺垄断严重,医术和炮制药材的法门都是家传绝学,轻易不外授,普通人想学连拜师都拜不到,就算入了师门,也得当至少十几年学徒才能学真本事。

所以虽然大青石村后山有不少草药,但村里人认不出、不会采更不会炮制,守着好东西也发不了财。

而对云歌这个在顶级中医大学接受了八年现代中医教育的高材生来说,一切都不是问题。

在古代,云歌虽不敢自称盖世神医,也有自信医术远超平均水平——这可是她差点熬秃脑袋学了八年的本事!

下了山,往家里走的路上,云歌看到两个小孙子闹着跑过来。

“奶奶,娘说饭已经做好了,让我们来叫您。”

“奶奶,奶奶,吃饭!”

这两个孙子大的五岁,名叫霄英,小的三岁,名叫霄茂,都是大儿媳吴珍娘生的,嫁过来才几年就一口气生了两个儿子,吴珍娘在家里腰板挺得可直了。

男孩皮实爱闹腾,一边说话一边围着云歌跑来跑去,好像脚底下永远停不下来似的。

“你们三叔四叔回来了没?”

“爹把三叔四叔接回来了,就等着奶奶呢。”

别看原主家已经够穷了,她家在大青石村可算得上殷实人家,家里养了驴,受宠的人有白米吃,其他人也有黑面糊糊,饿不死人,还供了三个读书人。

头一位读书人是原主的丈夫,和原主同岁,今年三十五,读了小半辈子书还只是个童生,连秀才都没考中,平日里架子倒摆得足,满口的之乎者也,性格极其古板酸腐。幸好他去县里访友,过几天才回来,云歌暂时不用愁怎么面对他。

另外两个读书人是原主的两个小儿子,三儿子今年十三岁,学习能力比亲爹强多了,已经过了县试,再考过府试就是童生,一举追上亲爹半辈子的成就。

四儿子十岁,喜欢偷懒耍滑,因为不想干农活,才求着爹娘送自己去读书,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纯属浪费钱。

两个小孙子跑在前面开路,云歌走在后面,这会儿天还没黑,但屋里已经不亮堂了,村里许多小媳妇大姑娘坐在大门门槛上,借着天光纳鞋垫缝衣服。

大青石村一共三十几户人家,二三百口人,最东边人家的鸡叫一声,最西边都能听见。

原主在村里人缘一般,一路上没几个人和云歌打招呼,还有背过身去小声议论的,无非是说她是个恶婆婆,说她以大欺小,云歌也不在意。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