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完豆子,又下了一场雨。
趁着雨不大,土地比较松软,把所有的豆秸根,都拔出来。
就放在田埂上,让雨水冲刷。
等天晴了,太阳会把豆秸根晒干,可以用来烧火。
烧豆秸的灰,是很好的肥料。
从炉膛里掏出来的灰,被林青撒在菜地里。
翻地的时候,都盖下去了。
孔雀菜的花掉落以后,长了许许多多的种子。
这些也被林青剪下来,放在平台上的竹匾上去晾晒。
当初留了十棵做种子,林青收了半罐的种子。
有点太多了。
所有收回来的种子和食物,都存放在储物间里。
这个储物间的温度,在外面最热的时候,也能保持在o-度。
冬天外面风雪肆虐的时候,它也仍然是这个温度。
尤其是那个通风口,更是神奇。
除了有两条鱼没有抹盐水是坏掉腐败了。
其他的鱼和肉,也是好端端的。
只需要一天,就能在肉类的表面吹成一个保护膜。
也就是说,只要不是原本就坏的,放在储藏间,也基本不会腐败。
林青暗暗可惜,这储藏间要是能随身携带的话,那就不是等于一个随身空间了。
又一个雨天过后。
林青把所有的孔雀菜都拔了。
菜茎中间有些空了,如果不及时处理,这些菜茎会变成木质纤维,就不能吃了。
趁着现在,赶紧削皮切片,晒干。
林青光削皮就削了一整天,抬头的时候看天都是空白的。
她不敢再削了,赶紧抓了一把浆果,躺在沙上,慢慢的甜甜的浆果吃掉。
感觉噗通噗通的心跳声,慢慢的回缓。
好半晌,林青才长长的出了一口气。
小时候跟着奶奶干活,夏天和秋天好像有永远干不完的活。
早上天不亮就出门,中午太阳大的时候回来吃饭休息,吃过饭还要立马赶去继续干活。
现在她一个人,每天也重复着同样的事情。
仿佛在和时间赛跑一样。
当年奶奶是为了更好的养活她,把她送出大山。
现在她是为了活命,更是为了冬天出不了门的时候,吃的东西能换点花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