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高煦率先出列:“父皇,儿臣以为,当务之急是加强当地的军事力量。西南部分地区时有叛乱生,只有军事威慑足够,才能保障百姓安稳,各项政策也才能顺利推行。”
朱高燧接着说:“儿臣赞同二哥所言。同时,应大力展当地的教育,兴办学校,让蛮夷子弟也能接受我大明的文化礼教,如此才能从根本上促进民族融合,稳定当地局势。”
众大臣纷纷点头表示赞同,有的还提出自己的补充建议。
礼部尚书站出来说道:“陛下,西南地区风景秀丽,物产丰富,可鼓励当地百姓展贸易,与中原地区互通有无,不仅能促进经济展,还能增进彼此交流。”
朱棣听着大臣们的建议,不时点头:“诸位爱卿所言极是。此事需谨慎规划,逐步推行。高炽,你负责统筹协调,与相关部门共同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
朱高炽领命:“儿臣遵旨。”
退朝后,朱高炽立刻召集相关大臣,在偏殿商议西南治理的具体细节。朱高煦和朱高燧也参与其中,几人你一言我一语,讨论得十分热烈。
另一边,朱宝云和宝庆公主看完园子建造进度后,又回到乾清宫看望熊猫宝宝。此时,一位宫女端着一碗糊状的东西走过来,对朱宝云说:“公主,这是御膳房特意为熊猫准备的食物,说是用各种谷物和蔬菜熬制的,不知道它们爱不爱吃。”
朱宝云接过碗,蹲在熊猫旁边,轻轻呼唤着:“熊猫宝宝,快来尝尝新食物。”
一只熊猫凑过来,闻了闻,伸出舌头舔了舔,似乎还挺喜欢,大口吃了起来。朱宝云开心地拍手:“它喜欢吃呢,宝庆妹妹,你看。”
宝庆公主也笑着说:“看来御膳房的师傅们很厉害呀,以后咱们要让师傅们多研究一些好吃的给它们。”
正说着,朱允腾来到乾清宫。他笑着对两位公主说:“宝云、宝庆,看你们这么开心,熊猫宝宝是不是很乖?”
朱宝云笑着回答:“云腾哥哥,熊猫宝宝可乖啦,还吃了新食物呢。”
朱允腾点点头:“那就好。我刚从太子殿下那边过来,他们正在商讨西南地区的治理方案,我想着,说不定可以让熊猫成为西南与中原交流的一个纽带。”
宝庆公主歪着头问:“云腾哥哥,怎么成为纽带呀?”
朱允腾耐心解释道:“比如,以后可以组织一些与熊猫相关的活动,邀请西南地区的部落领和百姓代表来中原观看,让他们感受大明的友好和对他们地区特色的重视。这样既能增进彼此了解,又有助于西南治理。”
朱宝云眼睛一亮:“这个主意好,云腾哥哥你真聪明。那我们可以举办一个熊猫观赏大会呀。”
几人正讨论得热闹时,朱高炽派人来叫朱允腾,说是西南治理方案讨论中有些细节还需他一起参谋……
朱允腾赶忙随着来人前往偏殿。到了偏殿,他向朱高炽及在场大臣行礼后,便加入了讨论。
朱高炽指着桌上摊开的西南地图,对朱允腾说:“允腾,你对西南地区也有一定了解。刚刚我们商讨到鼓励当地百姓展特色产业,你可有什么想法?”
朱允腾思索片刻后说道:“殿下,西南地区气候多样,物产丰富,像茶叶、香料等都是当地的特色。我们可以在当地建立一些工坊,教授百姓先进的制作工艺,提高这些特产的品质,再将它们推广到中原各地,如此既能带动当地经济,也能丰富中原市场。”
户部尚书抚须点头:“此计可行。不过要建立工坊,资金和技术人员的调配是个问题。”
朱允腾接着说:“资金方面,朝廷可以先拨出一部分启动资金,同时鼓励当地富商和乡绅参与投资,给予他们一定的优惠政策。至于技术人员,可从其他地区抽调一些经验丰富的工匠前往西南,传授技艺。”
众人纷纷就朱允腾的提议展开讨论,你一言我一语,逐渐完善着这个方案。
而在乾清宫这边,朱宝云和宝庆公主还沉浸在举办熊猫观赏大会的设想中。宝庆公主兴奋地说:“宝云姐姐,要是举办观赏大会,我们可以邀请好多好多人来,让他们都看看熊猫宝宝有多可爱。”
朱宝云笑着说:“对呀,还要给每个来的人准备一份小礼物,就用熊猫的样子做成香囊或者玉佩。”
这时,徐妙云带着几个宫女走了过来。徐妙云笑着问:“你们两个小丫头,在这儿叽叽喳喳说什么呢,这么开心?”
朱宝云连忙跑过去,拉着徐妙云的手说:“母后,我们在商量举办一个熊猫观赏大会呢,想邀请好多人来看看熊猫宝宝。”
徐妙云微微一愣,随即笑道:“这倒是个有趣的想法。不过举办这么大的活动,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需要考虑很多方面。”
宝庆公主急切地问:“母后,那都需要考虑些什么呀?”
徐妙云耐心地解释道:“先要确定活动的规模和时间,然后要安排好场地布置、人员接待。还有安全问题也至关重要,这么多人聚集在一起,得确保大家的安全。”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朱宝云认真地点点头:“母后,我们明白了。那您觉得这个活动能举办吗?”
徐妙云微笑着说:“若是你们能把各项事宜都考虑周全,安排妥当,母后自然支持你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