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这两人的手艺,杨承志还是非常信得过的,在那个年代的瓦匠木匠中,手艺算是非常不错的。
不仅干活板正,而且还很沙愣(麻利)。
无形中,杨承志就把盖厂房的工人们给解决了,就等着天气暖和开工了!
见杨承志几句话就把院里的这些老爷们弄得服服帖帖的。
不远处的杨小梅不禁在心里为自家弟弟竖起了大拇指。
要知道,这些老爷们之前来的时候可都是气势汹汹的,一副不讨回公道誓不罢休的模样。
如今不仅同意做家务了,而且还是心甘情愿的那种。
这种变化,甚至让在场不少小媳妇们也不禁瞪大了眼睛。
她们从来没见过自家男人对自己如此顺从过,简直就是神了!
看向杨承志的目光不由得增添几分崇拜。
至于自家男人们承诺帮杨承志盖厂房这件事,女人们也没啥说的。
那个年代还没有职业工程队,屯里谁家有个土木工程啥的,都是靠左邻右舍帮忙。
你家男人会瓦匠,他家男人会木匠,不会手艺的就做小工。
总之,那个年代的人民风淳朴,乐于助人,大家的日子都是靠互相扶持,互相帮扶一点点过起来的!
既然人家的忙都能帮,杨承志的忙那肯定更不会差了!
接下来,杨承志又把今天工钱,以及加工材料分别发放到了大姑娘小媳妇们手中。
看着真金白银到自家娘们儿手中,那些老爷们对杨承志的话就更加信服了。
还有三天,加工量砍一半,今天还是与往常一样,一共加工了3000件手工针织品。
去除女工们的工钱,杨承志净赚800元!
把剩下的两天算上,再加上赵斌之前给他的1000块钱,杨承志的个人存款,差不多能突破一万块钱了!
等大姑娘小媳妇即将离开的时候,杨承志把翠花秀梅淑芳三个叫住了。
并且把他带回来的工艺品材料,以及样品交到了这三个小媳妇手中。
翠花她们见有新活干,立马来了精神,分别拿了几样材料以及样品,准备今晚回家好好研究一番。
并且明天就把自己编织好的样品交给杨承志。
由于杨承志提前就给她们打好了加工费用低于针织品的预防针。
三个小媳妇儿也都认可,如果加工样品合格的话,明天杨承志就可以多拿些材料,让女工们进行加工了。
这样就不至于针织品加工量下滑,让大家没活干了。
“承志,真有你的,你这张嘴啥时候变得这么厉害了?”
众人走后,杨小梅来到杨承志身旁,不知为何,这段时间,她一直有种自家弟弟突然换了一个人的感觉。
“姐,瞧你这话说的,我这张嘴啥时候笨过啊。”
杨承志笑着说道。
说话的同时,已经把老黄牛栓到了牛圈里,并且填好了草料。
“承志哥,村长找你过去一趟!”
这时,狗蛋气喘吁吁的跑进了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