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腐书网>北宋建立的事件是什么 > 第61章 第 61 章 割地赔款(第2页)

第61章 第 61 章 割地赔款(第2页)

……

古语云:“智者千虑,必有一失。”

赵淳楣自认计划得不错,但却终究没考虑到大宋官场到底是个什麽德行。

秉持着一贯严谨求真的态度,她写给朝廷的汇报信,里面简单的道出自己战胜常胜军的事实,之後又提出了些建议,最後表示二龙山比原计划要晚到一些,希望皇帝谅解。

然而这信到了中央,在许多人看来却变了个意思。衆所周知,宋朝军队纪律松懈,更有杀良冒功的传统,所以任何战报都得打折了看。赵淳楣风轻云淡地说自己战胜了常胜军,在朝廷眼里,就是运气好抓了几个小兵。而什麽“晚到一些”,更是赵淳楣反悔不想来的借口!

如今金兵就在城外,东北方的线路几乎全被切断,宋廷这边也没别的消息源,赵桓看了气得不行,但也只能放置在一边,眼下还有更重要的事。

现在金人已经将东京围住!城内人口衆多,虽然有些物资储备,可算下来终究不够,就连赵桓自己,也开始节衣缩食了!

正当朝野上下急得团团转,束手无策之时,突然,天降喜讯。

金国派人来议和了!!

宋廷惊呆了,旋即狂喜,立刻将使者带进来。

金使是辽国的汉人,见了赵桓只微微行礼,态度十分傲慢,他对着大宋君臣道:“上皇已经禅位,我们将军说了,过去的事情不必计较。请少帝同大金重新结盟修好,派遣亲王丶宰相前往我军请和。”

赵桓一听要谈条件,更是喜不自胜,恭敬地应了下来,之後将人请走,与百官道:“太好了,大宋有救了!”

大臣们也纷纷恭喜,更有甚者狂拍皇帝马屁,表示都是因为他的英明领导,国家才能度过危机。

然而在一派祥和中,李纲却觉得有些不对,径直开口道:“金人现在占上风,却突然主动求和,莫不是後方有什麽变故。依臣之见,完颜宗望孤军深入,所带粮草不多,即使真打起来,站门也可以闭城固守。再急催各路勤王之师火速前来,那时内外夹攻,一定可以打败金军,割地求和的事,万万不可啊!”

这段日子与其针锋相对的李邦彦反驳道:“都城兵微将寡,勤王兵一时又到不了,好不容易对面议和,你难道要冒着让官家丶百姓受苦的风险也要硬撑吗!我看你就是放不下手里那点权,自甘沦为大宋的罪人!”

李纲怒极,当场就与李邦彦对喷起来。最後还是赵桓站出来当和事佬,他虽然心中也烦透了李纲,但按照帝王之术,表面的平衡还是要做的。不过态度上,已经十分倾向主和派。

李纲看懂了天子的言外之意,心中失望至极,但还是表示,倘若真议和,一定要让自己去金帐内谈判。

赵桓担心李纲的臭脾气惹金人不高兴,于是找了个借口,“李卿身负守城重任,国家安危,系卿一身,岂可离开?至于和谈人选,朝廷自有主张。”

李纲没办法,只得含恨点头。

结果不出所料,宋朝派去的使者见了完颜宗望,被其气势所迫,根本说不话来,只能答应对方的全部条件,回来复命。

而当百官们看到金人提出的要求後,顿时陷入了更大的绝望中。

完颜宗望一共提出三点:

一丶给金军金银五百万两,牛马一万头,绸缎一百万匹。

二丶尊称金帝为伯父,割太原丶中山丶河间三镇。

三丶派宰相丶亲王到金营为人质,把金军送过黄河。

这条件堪称苛刻到极点,先不说这些年太上皇穷兵黩武,朝廷根本拿不出这些财物,就单论割地,现在太原衆将士可还抵御着金兵西路的一轮轮猛攻。人家在前线给国家卖命,朝廷转手把他们卖了?

况且金军要的这三个地方,都是易守难攻的军事重镇,所代表的意思很明显,之後他们一定还会再次伐宋,至于最後的人质更是无稽之谈。

朝中只要是长脑子的,都强烈反对这些条款。李纲更是跪在朝堂上不起来,表示皇帝一旦答应,他就当场撞柱殉国!

赵桓被吓了一跳,连忙安抚道:“何至于此,指挥调度军事还要靠你,有事咱们从长计议慢慢商量。”

之後说了一大堆软话,将李纲忽悠到前线,然後等人一走,立刻召集李邦彦丶白时中这些主和派,打算答应金人的全部要求。

经过这段时间的“苦日子”,赵桓已经彻底吓破了胆,只要别当亡国之君,让他做什麽都行!

不过嘛,其他条件倒还好说,金银财宝,可以先打个欠条慢慢筹备,只是送到金军那儿的人质却不太好办。

宰相人选,李邦彦白时中两个自然是不可能去,但朝廷还有几位少宰,其中一个叫张邦昌的,在朝中没什麽根基,赵桓也不怎麽喜欢,便打算将其派过去,要命的是亲王。

太上皇贪花好丶色,光是还活着的儿子,此时就有三十多个。

赵桓看着手中的名单,有些犯难,该选谁去好呢?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