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攻打密州莱州赵淳楣打算亲自领兵,原本以为这个决定会遭到衆人反对,谁知大家只是稍作劝说便同意了。对此赵淳楣有些惊讶,不过仔细一想倒也不奇怪。
自己在二龙山有着绝对的权威,手下都是聪明人,明白既然她已经这般决定,那只能尽量完成。况且大家本就是当贼的,成日把脑袋别在腰带上,山匪头子又不是皇帝老爷,哪有那麽多礼仪规定,得知赵淳楣要带兵跟人干架,不光不劝阻反而颇为欣赏。
因为密州莱州都离得很近,不用太考虑补给的情况下可以充分发挥骑兵的机动性,于是赵淳楣打算以闪电战快速攻下两地府衙,待到控制好州府後再慢慢扩散全境。
说是两州,其实真要打的只有密州。像莱州,这些年与二龙山往来密切,当地知府的亲戚还在赵淳楣手里拿到了白糖经营权,只不过实在不好直接倒戈,双方便约定做做样子。只要赵淳楣领兵到城下,莱州知府立刻以“不忍伤害城中百姓”为由打开城门。终宋一朝,对士大夫都是很优待的,像这种情况,他说不定连贬官都不用,罚两年俸就轻轻揭过了。
而赵淳楣给他的那些好处,怕是二十年俸禄都赶不上,所以怎麽选择很清楚。
剩下的密州狮子大开口,几次下来都没谈拢,如此便只能动武了。
密州知府虽然昏庸,但也知道防患于未然,提前布置了守军严加巡视。
但正所谓“一力降十会”,在绝对的实力面前一切都是纸老虎。宋军的兵力全部集中在中央,哪怕是一州之地,能调动的最多也不超过两千人。这两千还基本都是些战斗力低下的残兵,对上二龙山的上万大军想都没想就直接投降了。
密州知府一看不妙,干脆紧闭城门想要以此来拖延时间,等待朝廷救援。
见此情此景,赵淳楣但笑不语,给了时迁五十个人,让混进城中与早就策反成功的守备汇合,不过一天时间,城门便被打开了。
赵淳楣领着大军进入,面对惴惴不安的百姓,张贴榜文,表示他们这次行动只为了对付官府,与百姓秋毫无犯,倘若有人违背军令,大家还可以积极举报。
百姓虽然免于劫难,但衙门那帮人可就没那麽走运了,密州知府等人负隅顽抗,再加上平日里为人也不怎麽样,直接便拖出去斩了。
馀下的家産赵淳楣一分没留,全部分发给这次随军人员,如今已经是秋天,算是给大家过个好年了。
这次出证,虽然只是小范围的打了几仗,但对于赵淳楣个人而言意义却非常重大。不光是帮她熟悉了战场,同时通过对于战争前期的准备分析工作,也让她增长了见识。
怪不得都说打仗的最高境界是不战而屈人之兵,情报工作马虎不得啊!
赵淳楣拿出小本子记录下来,回去後第一件事便是扩大情报机构。
二龙山这边顺风顺水,梁山那处却不好过。
宋江怎麽也想不到,费心费力地攻打祝家庄,最後却被林冲捡了漏,想着当初的约定,谁杀了祝彪给晁盖报仇谁便是下任寨主,宋江不由沉下脸。
不光是他,就连手下其馀的也都颇为不满。说白了这也是次站队,若是真失败跟错了大哥,以後在山上的日子就难过了。
眼看局势越来越紧张,最後还是林冲站出来表示,自己这次胜之不武,面对祝家的铜墙铁壁毫无办法,还是宋江更适合当寨主。知他心意的白胜等人无奈,只得捏着鼻子认输。
宋江松了口气,虽说赢了,但心中也不是个滋味,如此他始终名不正言不顺,再加上发现祝家财物少了许多,一怒之下命令衆人屠村。
不光如此,他连隔壁的扈家庄李家庄也不打算放过,然而等到了却发现那两家早已人去楼空。宋江是个精细的,只略微一打探便知道这他们与赵淳楣勾搭上,再加上被救出的张顺陈述,立刻就觉得这是二龙山给设下的圈套,希望借自己之手侵吞独龙岗,顿时气得火冒三丈。
那张顺见大哥这般,也跟着骂道:“赵淳楣奸贼一个,也不知从哪儿听到我李俊兄弟的名号,说什麽是故交,以此骗取我的信任,待下次见了我非要活剐了这毛头小儿!”
说者无意听者有心,当事人李俊见到这般言论却皱起了眉,疑惑道:“这倒是巧了,我曾经跟着长辈去京中做生意,还真知道个叫赵淳楣的商贾,听年龄模样什麽都也能对的上,只不过……”
“只不过什麽?”
李俊犹豫了下,还是决定实话实说,“只不过那人……好像是个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