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墨被问的头脑空空,最后只能道:“等小姑回来了问她吧,她比我们更清楚我爹的事情。”
得到白墨这句话的白老根又忍不住偷偷念叨起了小闺女。
珠珠对此浑然不觉,只是在远方打了一个喷嚏。
家里,关上门后,白老根才和张氏小声道:“我们也算对得起爹娘了。”
张氏没说话。
为人父母,他们上头也有父母。
白大郎出生的时候,他的爷爷奶奶都还在,把个唯一的宝贝孙子看的跟眼珠子一样,这也舍不得让他做,那也舍不得让他干,就连他坐着读书都觉得心疼。
要不是当年张氏态度强硬,力排众议坚持让白大郎读书,说不定白大郎还真的会被养废了。
“当年爹娘护着大郎护的跟什么似的,后来大郎被流放,我在爹娘坟前连大郎的名字都不敢提,就怕爹娘在梦里骂我,但爹娘还是因为许久没见到大郎就跑来梦里骂我,现在可好,珠珠说大郎有机会回来,我们和爹娘也能有个交代了。”
张氏颔首,“明日上坟的时候就和公公婆婆说一声,大郎很快就能回来看他们了。”
白老根应下。
一家人哭了一场,几天后又缓了过来,渐渐地对于珠珠过年不回来也没那么难以接受。
张氏让她们把珠珠买回来的礼物都拿出来,然后给底下的闺女和孙子分了。
珠珠也是很有诚意的,买的礼物都很有针对性,一人一个包袱,上面做了标记,很好认也很好分。
白大娘打开包袱,发现里面不仅有手镯和朱钗,还有布匹和成衣,以及润脂膏等,还有给转强和转意两个孩子的礼物。
她很惊讶,“珠珠在京城做什么了?买这么多东西得花去多少银子啊?她身上的银子还够吗?”
白三娘和白五娘也看到了自己包袱里的礼物,闻言和大姐有同样的看法,于是都去看白墨和白四娘。
白四娘对此也不知道,但白墨清楚啊。
白墨道:“大姑你放心吧,我们之前第一次游学,到禾丰县时曾经得到过一个酒楼,这个你们也是知道的,咱们县城也有一家,就是四通酒楼,里面的童掌柜是个很厉害的人,这才多久啊,又连开两间酒楼,而且还和我们在县城那间铺子的承租人周掌柜做起了杂货生意。”
周掌柜家的杂货好,童掌柜手里有人脉,两人一拍即合。
还有一点,就是周掌柜是小姑介绍给童掌柜的,童掌柜卖小姑人情,加上周掌柜的杂货确实有利可图,于是这版图就越来越大了。
童掌柜越来越厉害,他们能得到的分红也越来越多。
更何况小姑在京城还有做媒的生意和当大夫的能力,怎么也饿不死自己的。
再说了,京城不是商陆的家吗?
商陆那么有钱,怎么也不会让小姑饿着吧。
白墨倒是想得很开。
听他这样一解释,白大娘突然就问了一句,“那你的手上也有分红?”
白墨点头,仰着下巴道:“我也有份儿的。”
“那你有多少啊?”